2023-10-08 22:17:02 | 90教育网
1、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套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37年和1985年。
2、中国人民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河套学院隶属关系是——。
3、中国人民大学是在北京,河套学院是在内蒙古。
4、中国人民大学是公办,河套学院是公办。
5、中国人民大学是本科,河套学院是本科。
6、中国人民大学是211,985,河套学院是非211非985。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
河套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
河套学院2022年录取分数线
河套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
90教育网(https://www.090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套学院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林尚立。
一、历史沿革和领导关怀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陕北公学时期,毛泽东同志非常关心学校办学工作,先后十次来校发表演讲,他曾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刘少奇同志出席学校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新中国办起来的第一个新型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这是“新中国的完全新式的高等教育的起点”,学校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以培养马列主义理论人才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江泽民同志于2002年来校考察指导工作,强调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学校“创建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胡锦涛同志于2008年、2010年视察学校,勉励学校弘扬光荣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同志曾于2005年、2006年、2009年、2012、2022年先后五次到学校出席活动、视察工作。进入新时代,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学校建校80周年,充分肯定学校的办学成绩,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并殷切希望学校“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学校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他勉励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二、办学特色和优势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创办新型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和缩影,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1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的总数共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表现优异,继续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理工学科按照“卓越的基础学科”定位不断优化布局并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学校创新交叉学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人才荟萃、名家云集。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有19人担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有128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0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7人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70人,其中教授784人,副教授762人。
三、社会贡献和影响
从陕北公学时期至今,学校共培养了37余万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新中国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第一位博士,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博士,第一批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专业的博士皆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均出自人大人之手。进入新时代,学校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在学学生2864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1768人、硕士生11837人、博士生5044人。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奠基性、引领性贡献,新中国的经济学、法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创立并走向全国。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校主持构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经济学学科建设共同体”、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等平台,开设了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截至2023年1月,学校同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6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参与了8所海外孔子学院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致力于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成为国家重要智库。学校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参与了新中国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所有重要法律,以及历次财税体制改革等国家重要方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经中央批准,学校设立了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全国首家党史党建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成为首批试点建设的国家高端智库,2019年在首次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成为唯一一家进入第一档次的高校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和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当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坚守“听党话、跟党走”精神信念,弘扬“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精神品格,紧扣“六面旗帜”,围绕“八项工作”,全面实施“新路建设十大工程”,举旗帜、当旗手、做先锋,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中国人民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套学院院校简介
河套学院是内蒙古西部一所综合类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坐落于祖国北疆,黄河几字弯头,享誉盛名的河套平原。
历史沿革:河套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创建的河套大学,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教育部备案。著名经济学教授陈良璧先生为首任校长。学校的创建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86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工作。学校初创时期举步维艰,财力匮乏、校舍简陋、师资不足。在创建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和巴彦淖尔人民的大力支持和资助。
进入新世纪学校经历了两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2001年原巴彦淖尔盟教育学院、巴彦淖尔盟师范学校(前身为1943年傅作义将军创办的绥远省立陕坝师范学校)并入河套大学。2004年原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巴彦淖尔盟分校、巴彦淖尔盟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巴彦淖尔盟卫生学校、巴彦淖尔盟农牧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临河水利学校并入河套大学。
2012年河套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套学院,实行内蒙古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两级管理体制,以自治区管理为主。升本的同时,巴彦淖尔市委、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办好河套学院,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10.28亿元在黄河之滨建设新校区(双河校区),201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学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整体转型试点院校。2019年8月21日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同志亲临学院指导工作。2020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院的发展迈向了新阶段。2021年3月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亲临河套学院调研,为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高校指明了方向。90教育网
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047.98亩,总建筑面积43.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928.6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6万册,电子图书47.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9个。
办学规模:学院设有14个教学院系及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251人,其中本科生10657人,占学生总数的94.7%;少数民族学生2664人,占学生总数的23.7%。
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81人,专任教师605人。教职工中正高职务 50人、副高职务298人,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7.5%;博士学位教师44人、硕士学位教师43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8.5%;双师型教师117人,占专任教师的19.33%;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1个、教学名师13人、教坛新秀9人。
教学建设:学院设有3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文学、理学、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3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10个、产教融合共建专业10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1门,在线开放课程10门;院级精品课程63门,立项在线开放课程61门。获批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3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获批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学成果奖6项、教学研究课题83项;立项院级教学研究课题32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26篇。
科学研究:学院建立自治区级科研平台8个,包括院士工作站1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创新培育团队1个。院级科研平台17个;博士工作站12个。学院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获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现有院级重点学科6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学院院士工作站协助申报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获批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
升本以来,教师承担科学研究课题980项,其中国家级12项。公开发表论文3106篇;获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254项,出版专著312部;市级及以上科研获奖9项;登记“向日葵育苗移栽”“加工番茄源库调控”“腐植酸研发与推广”国家成果库成果3项;选育出河糯101作物新品种。主办蒙古文、汉文内部刊物《河套学院论坛》。
文化传承:在河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方面,学院教师获批河套文化研究立项42项,撰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68篇。在乌拉特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方面,建有乌拉特文化研究中心、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室等5个研究基地,获批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3项,出版著作12部,其中《乌拉特英雄史诗研究》获自治区政府社科类作品三等奖,群舞《乌拉特的祝福》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自治区甲组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开放办学:学院坚持多层面开放办学之路。与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宁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自治区15所院校开展校际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蒙古国开展教育合作交流。
社会服务: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深入推进校政企合作,主动融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满足当地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已基本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四群一链”专业格局,共有产学研合作单位203家。2021年学院入驻巴彦淖尔市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并挂牌成立“河套学院现代农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2022年成立了“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正式签订了“伙伴研究组”协议12个,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巴彦淖尔市农牧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人大录取分数线2022北京最低录取分数线也要670分,接下来是天津、河北,天津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96分,河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44分,物理类653分。山西:文科607分,理科625分内蒙古:文科608分,理科643分辽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644分,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667分。吉林:文科598分,理科641分黑龙江:文科610分,理科634分
中国人大录取分数线2022本科一批普通类659分,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638分。根据查询中国人大官网得知,2022年在我所在的陕西省理科录取分数线是本科一批普通类659分,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638分。其中,金融学类673分,经济学类669分,社会科学实验班664分。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位于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
2017考研专业代码:经济学?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考研所报考的专业都有一个专业代码,不同的代码代表着不同的学科门类。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复试分数线是按专业代码来进行分类,因此报考交叉学科的考生就必须清楚专业代码的含义,尤其是考研成绩与国家线接近的考生更需关注,因为有些考生正是因为不懂“解码”而影响了考研的成败。对考研人而言,6个数字中,最有参考意义的当属前2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如下: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2023年各省录取分数线:云南:文科在640分;安徽:文科在590分;广西:理科在585分;黑龙江:理科570分;河南:文科590分;江西:文科580分;宁夏:理科510分,文科515分;四川:理科600分;陕西:理科575分;重庆:物理类590分;福建:物理类
考多少分才能上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分数是多少考多少分才能上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分数是多少整体看,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在国内仅次于清华北大等少数高校。想录取到人大而且读一个差不多的专业,省内前300名的考生才有希望。2017年,人大在北京录取线文科649,理科661;在天津文科639,理科668;河北文科653,理科673;上海571;江苏文科392,理科394;安徽文科633,理科6
2022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等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2020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招生工作严格
江西省大学录取分数线江西省大学录取分数线:文史、理工类各批次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33分、理工类518分;第二批本科文史类472分、理工类445分。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该分数线,每年高考结束后,由省档纤级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统计后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关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招生问题呵呵,我就是矿大的在读生。机械与电气的分确实较高,没有超出录取线二十多分是不大现实的,不过应该说你还有希望被这两个专业录取吧。但最有可能的是被安全工程录取,分较低,超出录取线十分就没问题了(大家都不熟悉的原因,但矿大这个专业基本上是全国第一,和采矿一样是特色专业,毕业高薪工作是不用愁了)。河南的话,应该是上一本线录取就没问题了。但还是劝楼主三思,矿大这些年来排
2024-06-17 18:16:18
2024-06-10 16:43:48
2024-04-29 11:40:44
2023-10-19 21:38:32
2024-06-25 21:38:58
2024-06-21 18:04:28